陈寿<三国志>曹操说过的一句话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8 16:36:17
曹操对自己的某个儿子说,我21岁的时候,是个什么官,至今回想那个时候所做过的事情,没有感到后悔的地方.
我值得大意,当时看了映像很深刻,不过忘记出自那篇传记了,找了半天也没找到,希望知道的告诉我下.

太祖征孙权,使植留守邺,戒之曰:
“吾昔为顿邱令,年二十三。思此时所行,无悔於今。
今汝年亦二十三矣,可不勉与!”
--《三国志 曹植传》
是23岁
不是21岁
楼主明鉴!!

我只晓得这句,好像还是老罗写的:
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。

洛阳北都尉...........你说的事应该是打死那宦官的叔叔

你说的那个是陈寿转载当时的原文
是曹操写的<述志令>又称<让县自明本志令>

下面是译文,应该错不了

我被举为孝廉时,年纪很轻,自以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,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,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,把政治和教化搞好,来建立自己的名誉,让世上的人都清楚地了解我。所以我在济南任国相时,开始革除弊政,公正地选拔、推荐官吏,这就触犯了那些朝廷的权贵。因而被豪强权贵所恨,我恐怕给家族招来灾祸,所以托病还乡了。

辞官之后,年纪还轻,回头看看与我同年被荐举的人当中,有的年纪已五十多岁了,还没有被人称作年老。自己内心盘算,从现在起,往后再过二十年,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,我才跟同岁中那些刚被举为孝廉的人相等罢了。所以返回家乡,整年不出,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栋精致的书房,打算在秋夏读书,冬春打猎,只希望得到一点瘠薄的土地,想老于荒野、不被人知,断绝和宾客交往的念头。但是这个愿望没有能实现。

后来我被征召做了都尉,又调任典军校尉,心里就又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了。希望得到封侯,当个征西将军,死后在墓碑上题字说:“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”。这就是我当时的志向。然而遇上董卓犯上叛乱,各地纷纷起兵讨伐。这时我完全可以招集更多的兵马,然而我却常常裁减,不愿扩充;所以这样做,是因为兵多了意气骄盛,要与强敌抗争,就可能重新引起祸端。所以汴水之战时,我部下只有几千人,后到扬州再去招募,也仍不过三千人,这是因为我本来的志向就很有限。

后来我担任兖州刺吏,击败了黄巾农民军,收编了三十多万人。再有袁术在九江盗